据优企汇小编了解,拼多多的产销对接系列活动是为落实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的视频会议精神,基于疫情期帮助各地农户销售农产品而发起的助农活动。该活动也是由拼多多发起成立“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公益联盟”后所举办的第一波大型活动。
消费者可以通过APP首页焦点图、限时秒杀等入口,以及搜索“助农”“爱心助农”“农货”等关键词直达助农专区,以平台补贴后的最优惠价格购买产地直发的助农产品。
据悉,拼多多“农货产销对接”活动上线首日,总计已售出超过100万斤各类农产品。
早在疫情爆发期间,拼多多就率先上线了“抗疫开拼,爱心助农”专区,帮助贫困地区和部分农产区解决特殊时期的农产品滞销问题;随后拼多多才进一步上线“农产品产销对接”专场活动。

拼多多狄拉克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很多消费者更依赖电商渠道来消费农产品,这正是拼多多的机遇和责任。
过去,中国绝大多数的农产品都是通过批发商进行的。中国农村和农产品已经形成了一条由农户/合作社,经由中小批发商、大批发商、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菜市场/商超,再到消费者的超长上行通道。
这样的超长路径放在平时可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在疫情期,这样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停滞,就会造成农货销售全部暂停,“批发商的卡车怎么还没来”也成为了农户们共同的呼吁。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正改变这一切,狄拉克表示,“想象一下,如果农户把手机当成自己的生产工具,开店、拍照、发货,中国农产品上行就实现了产地直发的新模式”。
商务部研究院1月发布的《2019中国电商兴农发展报告》显示,传统电商平台带动的工业品下行一直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传统模式,农村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而随着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重塑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让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低成本对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助力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拼多多将协助各地建立农货上行长效机制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据狄拉克介绍,作为以农产品起家的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始终把农货上行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此前,拼多多已经借助“拼团”的新电商模式建立了“天网”“地网”的系统性农产品供需匹配机制。
需求端,平台通过“天网”即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对覆盖产区包括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物流条件、仓配设施、加工型产业设施等在内的数据和信息,经由系统统筹计算后匹配给对应的消费者。
供给端,平台通过“地网”系统带动86000余名新农人返乡。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聚合消费者订单,将需求信息对接到新农人和合作社,把现有资源、土地、人员整合,优化种植方案,提升每亩产出,使得农民能生产出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农产品。
新电商与新农业的结合有效撬动了农产品上行的市场。据拼多多发布的数据,2019年平台农产品成交额达到1364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此外,未来一年内,拼多多将在农业农村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由多多大学核心讲师、业务运营骨干及农业专家组成的专项小组,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地区进行全范围“检索”,深入农产品当地,手把手教学开网店,让更多农民和农产品上网,增加销售渠道,系统性帮助优质农产品上行。
“助农和农货上行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相信,只要日拱一卒、授人以渔,拼多多就有机会看到一点一滴的进步”,狄拉克表示。
据悉,拼多多与全国很多地区签署战略合作。
拼多多与泸水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农货上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打造当地农产品品牌等展开合作。拼多多将充分发挥新型电商平台优势,助力泸水特色农货上行,帮助当地农户增收,并全力支持泸水市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泸水市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根据协议,拼多多还将依托平台自身电商培训团队“多多大学”,实施农村新型电商人才线上培育计划。条件成熟后,在泸水市建立拼多多农货电商直播基地,为农货直播提供基础设施。

拼多多与浙江慈溪市政府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携手帮扶慈溪市各企业,发展公司业务,稳定生产潜能,稳定就业岗位人数,促进当地经济增长速度。拼多多会帮助慈溪市推动农产品上行以及消费类工业品推广,帮助慈溪市深化人才培养,信息传播,招商引资等项目,和慈溪市当地共建长江三角洲大区域电商销售新基地。
拼多多平台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浙江慈溪市仅仅是平台发展战略的一个步骤,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拼多多平台会更多的联合地方政府打造新型直播基地,帮助地方企业,农民销售带货,助力优质产品上行,培养新的电商人才,帮扶传统外向型企业成功转型。
无论何时何地,优企汇小编认为一个优质的企业总是要居危思安,在新的产品销售发展行业中,拼多多是一个值得拥抱的好帮手。